《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评课稿
郑芙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他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在由个人说到国家。进而导出本文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全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使结构非常清晰,富有说服力。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本文的特点,老师采用了导入---诵读---翻译----探究---拓展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独立解读文章,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本教育理念。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上体现了大语文观,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出文章的论点、论据,体会文章写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文言语感。
  另外,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突出实效的特点,课件的运用力求达到调动学生热情、引导学生思考的效果,辅助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亮点是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标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等方面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教师的拓展设计非常精巧,既拓展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了学生真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节不错的文言文示范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