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
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5个生字,初知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课题:石头书学生读题。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2、质疑: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是“刨根问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初步谈谈预习的收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
2、教师提出自读建议:(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记号与同学讨论等。(3)简要说说课文的内容。
3、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石头书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勘探光秃秃足迹煤炭矿物矿石贝壳脚印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6、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7、分组朗读全文。
8、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初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
2、指导书写“叔刨”、“矿怪”“壳”。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书写生字词
板书:
17、石头书
一、石头就像书
二、书上的字和画
三、书里学问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抓住6组对话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听写足迹煤炭矿物矿石贝壳脚印。
2、引导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交流。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一到五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一到五自然段。
2. 引导学生抓住“趴”、“聚精会神”想象勘探队员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书上学问的神态。
3. 引导学生辨别“好奇”、“奇怪”分别表示了什么?
4. 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感受,有所感悟。
(二)学习六到十一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要一边读一边想想川川和磊磊提出了什么问题?读懂了吗?
2. 学生读后交流读书收获。
3. 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雨痕、波痕、矿物”的投影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4. 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树叶、贝壳、小鱼”的投影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
5.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七或第九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十二到十四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2. 引导学生注意“用处可大了”、“……”、“石头书里的学问可还真不少呢”这些句子和标点。
3. 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有关资料。
4. 教师推荐阅读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和相关网站来进一步说明“用处可大了”。
5. 引导学生通过“刨根问底”、“高兴”来体会他俩已经被这本博大精深的“石头书”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也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谈话。
2 、朗读全文。
四、迁移练习
1、读读下面的词语。带点的字还有另外的读音,你能用另外的读音再各组一个词吗?不知道的可以查查字典。
好奇地壳藏着矿石
2、学完课文后,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吗?
“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五、布置课内外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作业
2、组织读历史故事、讲历史故事的活动。
3、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